為抓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推動山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省發展改革委、省委財經辦會同省有關部門,正在編制《山東省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實施規劃》,集中謀劃重大政策事項。為全面準確地摸清沿黃地區的基本情況,提高實施規劃的科學性、指導性和引領性,根據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圍繞環境治理、農業發展、文化旅游、生態建設、水資源配置利用、防洪減災等領域,安排對我省沿黃25個縣(市、區)開展普查調研工作,調研最終形成“1+7+25”研究報告成果體系,即:1個總報告、7個專題報告、25個縣(市、區)分報告。
普查調研總體時間一個月(6月16日至7月16日)。包括前期籌備和學習培訓、實地普查調研和撰寫報告三個階段。根據普查調研任務要求,設立環境治理、農業發展、文化旅游、生態建設、水資源配置利用、防洪減災、工業和園區等七 個專題組,各專題組由各牽頭部門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負責專題研究報告的分析研究和起草工作。
本次調研省水利廳共抽調10人參與現場普查調研,我院按照省水利廳要求,派劉建生、徐瑞蘭、吳春澍、劉德東、嚴暢5位同志分別奔赴梁山、濟陽、博興、章丘和墾利進行為期三周的現場普查調研,分別負責各自縣市區水資源配置利用及防洪減災水利相關表格數據的填報核實、調研座談,摸清基本情況,發現存在問題,提出重大工程、事項、政策建議,負責編制形成各縣市區專題普查調研報告,參與編制縣市區總報告。同時,負責省水資源配置利用專題報告、配合省防洪減災專題報告的編制工作。在廳領導周密安排,各調研小組的認真負責、協調配合下,我院圓滿完成了本次普查調研任務,普查調研成果得到了省普查調研工作領導小組的充分認可。